寧波市2一包養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_ 中國發展門戶網-國家發展門戶

作者:

分類:

requestId:68a600b4d5dcf6.03275970.

2015年,面對錯綜復雜的宏觀經濟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,全市上下扎實推進“雙驅動四治理”決策部署,深入實施“經濟社會轉型升級三年行動計劃”,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,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,經濟運行總體呈現平穩態勢,產業結構得到優化,質量效益逐步提升,社會民生繼續改善,為“十二五”發展劃上圓滿句號。

一、綜 合

地區生產總值。2015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011.5億元,比上年增長8.0%。其中,第一產業增加值285.2億元,增長1.8%;第二產業增加值3924.5億元,增長4.8%;第三產業增加值3801.8億元,增長12.5%。三次產業之比為3.6︰49.0︰47.4。按常住人口計算,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102475元(按年平均匯率折合16453美元)。

財政收支。2015年全市實現財政總收入2072.7億元,比上年增長11.4%,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006.4億元,增長8.2%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252.6億元,增長17.3%。節能環保、交通運輸、社會保障和就業、城鄉包養站長社區、醫療衛生與計劃生育等支出分別增長56.6%、24.2%、23.5%、38.4%和13.0%。

就業和再就業。2015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7.8萬,7萬名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,其中困難人員1.7萬人。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.01%。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5%以上。全年完成技能人才培訓22.4萬人;各級投入農民培訓資金共3943.1萬元,完成各類農民培訓11.1萬人次。

    市場價格。2015年寧波市區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.8%,漲幅比全國、全省城市平均水平分別高0.3和0.4個百分點。在全國36個大中城市中列第10位。八大類商品和服務項目價格同比漲跌呈“七升一降”格局:食品類上漲4.5%,煙酒類上漲3.1%,衣著類上漲0.1%,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類上漲0.8%,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類上漲3.4%,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類上漲2.9%,居住類上漲1.0%;交通和通信類下降4.8%。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6.0%,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下降7.6%。12月寧波新建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0.3%,同比上漲3.4%,同比漲幅在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排第9位。

二、農業、農村

    農業生產。2015年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49.1億元,比上年增長1.8%。其中,完成農業產值213.9億元,增長3.2%;林業產值13.4億元,增長6.2%;牧業產值50.0億元,減少9.6%;漁業產值164.7億元,增長3.1%;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7.1億元,增長10.0%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01.1萬畝,糧食總產量79.1萬噸。全年肉類總產量下降11.7%,禽蛋產量下降11.9%,牛奶產量增長15.0%。全年完成水產品總產量103.3萬噸,增長2.3%。全年新增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包養11家,累計達287 家,其中年產值(銷售額)上億元的達84家。

新農村建設。2015年創建全面小康村45個,累計達613個。在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理全覆蓋的基礎上,推進62個村開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試點。農房“兩改”穩步推進,全年共投入98.2億元,續建和開工改建農村住房6.7萬戶,完成3.7萬戶,改建面積542.6萬平方米。欠發達地區村莊整治建設進展順利,共拆除危舊房26.7萬平方米,新建安置房1.7萬平方米,建設村級公共服務中心1.8萬平方米。

三、工業、建筑業

    工業經濟。2015年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3460.9億元,比上年增長4.4%。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2575.4億元,增長3.8%。分行業看,在規模以上工業35個行業大類中,有9個行業增加值超過100億元,其中汽車制造業實現增加值327.9億元,增長32.2%;煙草制品業增長16.5%,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業增長7.3%,石油加工業增長6.4%。分企業類型看,規模以上大型企業工業增加值下降0包養網.6%,中、小型企業工業增加值分別增長3.4%和7.3%。分經濟類型看,有限責任公司、國有企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2.5%和12.3%;私營企業增長4.9%;港澳臺投資企業與上年持平,外商投資企業下降3.1%。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產值13262.2億元,下降2.8%,其中出口交貨值2847.7億元,下降7.0%。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53.4億元,增長14.6%,包養網車馬費實現利稅總額1472.6億元,增長13.5%;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成本為83.1元,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6.1%,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。工業創新轉型。2015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科技活動經費支出184.5億元,比上年增長6.6%。規模以上工業新產品產值4043.9億元,增長12.4%,新產品產值率由上年的25.6%提高到29.4%,再創歷史新高。產業結構升級穩步推進,全市裝備制造業、高端裝備制造業、節能環保制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5.9%、4.9%、4.8%和4.4%,均高于整個規模以上工業增速,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分別提高到45.4%、12.8%、5.1%和37.0%。

建筑業。2015年全市完成建筑業總產值4055.4億元,比上年增長9.2%。房屋建筑施工面積28374.3萬平方米,增長3.7%。全年建筑業從業人員平均人數112.5萬人,比上年減少2.7萬人。

四、固定資產投資、城市建設

    固定資產投資。2015年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506.6億元,比上年增長13.0%。其中,民間投資2165.9億元,增長10.8%。分產業看女大生包養俱樂部,第一產業投資47.8億元,增長5.9%;第二產業投資1501.4億元,增長18.7%;第三產業投資2957.4億元,增長10.4%。三次產業投資額之比為1.1︰33.3︰65.6。分領域看,基礎設施包養網短期包養資1290.1億元,增長32.9%,其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、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業分別增長37.5%和39.9%;完成工業投資1499.9億元,增長18.7%,其中工業技改投資1273.4億元,增長35.4%;完成房地產投資1228.8億元,下降7.5%。全年商品房銷售面積1007.2萬平方米,增長38.7%,其中住宅銷售面積846.9萬平方米,增長42.3%。 現代都市建設。中心城區路橋建設全年完成投資105億元,新江橋、杭甬高速互通立交、機場快速干道永達路連接線等項目建成通車。新增公交專用道24公里,打通“斷頭路”10條,新辟專用停車位2.6萬個,其中公共停車位2526個。全年新增公園綠地181公頃。城區道路清爽行動覆蓋1211條,清掃面積達3694萬平方米,一、二級道路機掃率達85%。智慧城管二期(第一階段)完成建設,網格覆蓋擴大至335平方公里。全年完成“三改”建筑面積2615包養網.5萬平方米,拆除違法建筑面積1938.6萬平方米。

五、貿易、旅游、會展

    貿易業。2015年全市商品銷售總額1.78萬億元,比上年增長10.5%。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49.6億元,增長12.0%。分城鄉看,城鎮消費品市場實現零售額2754.8億元,增長12.2%;農村消費品市場實現零售額594.9億元,增長10.7%。分商品類別看,食品類商品零售額增長16.4%,服裝、鞋帽及紡織品類增長39.3%,家用電器類增長22.2%,汽車類增長3.1%。年末全市限額以上貿易企業達3709家,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1144.5億元,實現利潤總額103.8億元。

    電子商務。培育發展港口、貿易、大宗商品等垂直型行業電子商務平臺,2015年甬商所銅、PVC、銀等9類大宗商品共完成交易額7242.35億元,比上年增長61.6%;航交所完成交易額包養網50.3億元,增長34.1%。推進跨境電子商務發展,基本形成以寧波保稅區為主,櫟社保稅物流中心、櫟社機場物流園區、海曙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、江北電商城為輔的“一點多面”的集聚發展格局,全市跨境電商試點業務進出口總額81.4億元,其中進口額29.3億元,是上年的7.9倍。全市限額以上貿易企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零售額為96.5億元,增長109.5%。旅游業臺灣包養網。2015年全市實現旅游總收入1233.3億元,比上年增長15.5%。接待國內游客7920.3萬人次,增長15.2%;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183.9億元,增長16.0%。接待入境游客157.5萬人次,增長12.7%。年末全市共有星級酒店140家,其中五星級22家;共有4A級以上風景區32處,其中5A級1處。全年新增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1個,累計達4個,新增市級以上農家樂特色村(點)17個,累計達160個,其中省級村47個、點33個;農家樂休閑旅游接待游客3463.9萬人次,營業收入33.8億元,分別增長22.9%和21.9%。

會展業。2015年全市舉辦各類會展項目301個,其中舉辦展覽會182個,展覽總面積達202萬平方米,展覽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展會數量達25個。縣級以上舉辦商務會議(論壇)85個,特色節慶活動36個。年度榮獲“中國十佳品牌會展城市”、“2015年度全國會展業金五星——優秀會展城市獎”等獎項。

六、對外經濟、合作交流

    對外貿易。2015年全市口岸進出口總額1936.4億美元,包養比上年下降11.4%。外貿自營進出口總額1004.7億美元,下降4.0%,其中出口714.3億美元,下降2.3%;進口290.4億美元,下降8.0%。全年新增對外貿易經營備案登記企業3891家,累計達29858家;全年有進出口實績企業15587家。民營企業(包括私營企業和集體企業)出口額占全市出口總額的65.9%,出口額增長2.1%,拉動全市出口增長1.3個百分點。從產品結構看,機電產品出口額占全市出口總額的54.4%;高包養網ppt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占全市出口總額的6.4%。從貿易伙伴看,直接與我市開展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達219個,其中歐盟、美國、日本、拉丁美洲的貿易額占比分別為21.1%、17.5%、6.3%和7.2%。全年與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進出口總額251.4億美元。

利用外資。2015年全市新批外商投資項目444個,合同利用外資76.5億美元,比上年增長9.0%;實際利用外資42.3億美元,增長5.2%,其中制造業實際利用外資22.2億美元,增長21.8%,占全部外資的比重高達52.5%,比上年提高7.2個百分點。第三產業實際利用外資19.4億美元,下降9.6%,其中房地產業實際利用外資10.0億美元,下降9.9%。

對外合作包養故事。2015年全市新批境外投資企業和機構226家;核準中方投資額25.1億美元,比上年增長36.6%,實際中方投資額12.8億美元,增長49.5%。完成境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營業額19.1億美元,增長13.1%。全年承接服務外包執行額186.2億元,增長32.4%,其中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12.8億美元,增長40.6%。年末全市服務外包企業1201家,從業人員4.7萬人。

國內合作。積極開展“寧波周”、“寧波行”及浙商回歸、對口幫扶等工作,2015年全市國內招商引資實包養意思到資金827.2億元,比上年增長11.0%;達成浙商回歸項目929個,實到資金727.0億元,增長10.5%。加大援助力度,幫扶黔西南州項目81個,資金6309萬元;支援萬州三峽庫區800萬元。推進山海協作工程,全年實施山海協作產業合作項目184個,實際到位資金101.3億元。

七、港口、交通

   港口生產。2015年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8.9億噸,居全球港口首位,其中寧波港貨物吞吐量5.1億噸。寧波港大宗散貨三大主要貨種呈現“兩降一升”態勢,全年完成鐵礦石吞吐量9489.7包養意思萬噸,比上年下降6.6%,煤炭吞吐量6102.0萬噸,下降17.7%,原油吞吐量6498.6萬噸,增長5.6%。全年寧波舟山港集裝箱吞吐量2063萬標箱,躍居全球第四,其中寧波港集裝箱吞吐量1982.4萬標箱,增長6.0%。寧波港全年新開及恢復航線28條,現共擁有航線236條,其中遠洋干線118條,近洋支線66條,內支線20條,內貿線32條。海鐵聯運業務發展快速,全年共完成海鐵聯運17.1萬標箱,增長26.2%。

交通基礎設施。2015年全市完成交通基礎設施投資1甜心花園86.7億元。年末全市公路總里程達到11182.8公里,其中高速公路495.8公里,公路網密度達114.7公里/百平方公里。年內建成3個萬噸級碼頭,萬噸級碼頭總數達105個。

    綜合運輸。2015年全社會完成貨運量4.21億噸,比上年增長4.1%,貨物周轉量2167.8億噸公里,增長5.2%。其中,水路貨運量1.68億噸,貨物周轉量1800億噸公里,分別增長4.1%和4.3%;公路貨運量2.29億噸,貨物周轉量367.8億噸公里,分別增長4.5%和9.6%;鐵路貨物運輸量2395萬噸,增長1.3%;民航貨郵吞吐量8.76萬噸,增長7.4%。全社會客運量1.42億人次,下降13.8%。其中,公路客運量9430萬人次,下降22.3%;水路客運量160萬人次,下降6.5%;鐵路客運量3954.1萬人次,增長11.2%;民航客運量685.5萬人次,增長7.8%。公共交通體系。2015年全市新增公交標準運營車輛1167標臺,年末共有8635標臺;運營線路1058條,比上年增長51.6%。軌道交通2號線一期工程開通運營。全年軌道交通進站客流 3775.7萬人次,旅客周轉量10928.6萬人公里,日均客流約20萬人次/天。年內新增公共自行車網點267個,新投放公共自行車8944輛,至年末,全市共建成公共自行車網點1259個,投放公共自行車33278輛;日均租車量10.2萬輛次,增長43.0%。年末全市共有出租車6420輛,其中油、氣雙燃料車輛4078輛。

八、銀行、證券、保險

銀行業。2015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6175.3億元,比上年增長12.5%;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5754.7億元,增長8.1%。年末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達63家,其中政策性銀行3家,大型包養銀行5家,股份制商業銀行11家,城市商業銀行12家,郵儲銀行1家,外資銀行5家,農村合作金融機構9家,新型農村金融機構13家,非銀行金融機構4家。包養網站

    證券業。2015年全市證券成交總額9.3萬億元,比上年增長194.3%。其中股票和基金成交8.3萬億元,增長302.3%,證券客戶交易結算資金余額266.4億元,增長85.1%。期貨代理交易量7938.3萬手,代理交易額9.6萬億元,分別增長43.4%和 80.0%。年末證券投資者開戶數144.1萬戶,增長38.7%。年內新增證券公司分支機構19家,期貨營業部3家,年末全市共有117家證券公司分支機構,1家證券投資咨詢公司,1家期貨公司和37家期貨公司分支機構。年內新增境內上市公司6家,實現首發(IPO)融資38.2億元;年末境內上市公司總數達51家,全年通過定向增發、公司債券等工具再融資110.8億元。年內新增“新三板”掛牌公司54家,掛牌公司總數達到65家。保險業。年末共有市級及以上產險機構31家、壽險機構24家、專業中介機構45家。全年全市實現保費收入228.3億元,比上年增長10.3%。其中,財產險保費收入121.3億元,增長8.7%;人身險保費收入107.0億元,增長12.1%。全年共為5.8萬家次企業和2127包養網萬人次提供了8.5萬億元的風險保障,賠付支出106.6億元,增長12.6%。其中,財產險賠付支出78.1億元,增長5.6%;人身險賠付支出28.5億元,增長37.6%。

九、科技、教育、人才

    科技創新。2015年全市專利申請量58779件,其中發明專利16056件,比上年增長23.9%;專利授權量46088件,其中發明專利授權5412件,增長91.1%。全年獲得省級科學技術獎29項,其中一、二等獎9項;有61項農業和社會發展領域科技創新獲得“包養網比較863”計劃、科技支撐計劃等國家科技項目支持。年末全市共有企業研究院79家,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究開發中心313家,市級以上企業工程(技術)中心1082家(其中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9家);國家級創新型試點和創新型企業15家,省級創新型示范和試點企業56家,市級創新型試點企業220家。培育創新型初創型企業1848家,累計達到6982家;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、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各新增1家,累計分別達到9家和15家。包養管道教育事業。2015年末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092所,在校學生總數131.3萬人。其中,在甬高校16所,在校學生20.9萬人,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60%;普通高中84所,在校學生8.8萬人;中職學校50所,在校學生6.9萬人;初中205所,在校學生18.5萬人;小學448所,在校學生48萬人。年末全市共有全日制民辦中小學(幼兒園)966所,在校(園)生17.9萬人,占全市全日制中小學(幼兒園)在校(園)生數的63.9%。27萬名隨遷子女就學問題得到妥善解決。人才開發。2015年全市新增各類人才19.4萬人,年末全市人才總量達187.2萬人。其中,引進海包養故事外人才1597人,總量達7401人;新增博士、博士后679人,總量達4748人。新評審出市“3315計劃”人才26人、高端創業創新團隊27個,新增3個高端團隊入選“浙江省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”。新建院士工作站13家,累計達90家;新建技能大師工作室12家,累計達50家;新建高技能人才公共實訓基地4個,新增高技能人才3.2萬人,總量達29.5萬人。新增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(流動)站6家、省級36家,累計建成省級以上工作(流動)站100家。全年新增農村實用人才1.4萬人,年末農村實用人才總量達15.8萬人,占農村實有勞動力的6.6%。

十、文化、衛生、體育

    文化建設。扎實推進文化惠民工作,全年建成100家公益電影放映基地和65個鄉鎮數字影廳,建成完善204家農村電影固定放映點;全市農家書屋流轉更新30.8萬冊次,共建27個24小時自助圖書館(陽光房);“天然舞臺”送高雅藝術進基層近300場,全市送戲下基層6000余場次。建立文化產業發展重點項目庫,3個項目入圍2015國家動漫企業項目資源庫,5個項目入圍2015國家文化金融合作項目庫,13個項目入圍2015國家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庫。2015年9月寧波榮膺“東亞文化之都”。

衛生事業。2015年包養網包養全市擁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069個,其中醫院132個;擁有床位3.2萬張,其中醫院床位2.9萬張。全市共有各類專業衛生人員6.7萬人,衛生技術人員5.6萬人,其中執業醫師(含助理)2.2萬人,注冊護士2.2萬人。按戶籍人口統計,每千人床位數、衛技人員包養金額數、執業醫師(含助理)數和注冊護士數分別達到5.5張、9.6人、3.7人和3.7人。全市適齡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95.65%,嬰兒死亡率及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分別為2.05‰和2.89‰,孕產婦死亡率為2.2/10萬。全國首家城市云醫院——寧波云醫院上線運營。

體育事 TC:sugarpopular900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